塞尔维亚和越南先后派遣部队前往中国参加联合军演,这一举动释放出怎样的战略信号?而北约锁定主战场的意图又是什么?
7月20日,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确认,中越两国将在本月下旬开展首次陆军联合训练,目的是加强双方在边境执勤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借鉴,进一步深化两军务实合作。这是两国陆军首次合作联训,标志着双方军事合作迈出了新步伐。而越南军队此次来华参演,也让人联想到此前中国国防部公布的另一条消息:中国与塞尔维亚陆军计划在7月中下旬进行特种部队联合训练。
中国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,战略互信日益加深
展开剩余83%塞尔维亚和越南连续派遣部队赴华参演,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意义。近年来,塞尔维亚因科索沃问题和波黑局势恶化,其安全环境日益严峻。欧盟将承认科索沃独立作为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前提条件,并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施压,试图迫使其在外交上做出选择。面对这种局势,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选择与中国开展“和平卫士-2025”特种部队联合训练,这不仅是对欧盟干预内政的有力回应,更展现出塞尔维亚寻求自主安全伙伴关系的坚定决心。通过这次合作,塞军的实战能力将得到提升,同时向外界传达了其拒绝成为大国博弈棋子的立场。
越南此次派遣陆军赴华参加“携手同行—2025”联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。虽然中越在南海存在争议,但通过北部湾联合巡逻及边境国防友好交流,两国已形成独特的争议管控机制。此次以“边境地区联合执勤训练”为主题的陆军联训,不仅强化了陆地边境的安全防控,也为未来的海上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。特别是在美菲近期在南海举行规模达1.4万人的“肩并肩”军演的背景下,中越通过联训释放出维护地区稳定的坚定信号,打破了外部势力试图制造东南亚阵营对立的阴谋。
中、塞、越三国的合作并非偶然。塞尔维亚是欧洲唯一未加入北约的国家,长期承受西方的制裁压力;越南则需在南海问题中平衡中美关系。两国选择深化与中国的军事合作,实质上体现了对“结伴不结盟”新型国际关系模式的认可。正如巴基斯坦在印巴冲突中依赖中国支持一样,塞尔维亚和越南在关键时刻同样意识到,中国是一个能够提供平等合作、无附加政治条件的可靠伙伴。
北约试图构建对华包围圈,以维护其霸权地位
北约近期一系列行动暴露出其通过军事扩张维护全球霸权的野心。在2025年海牙峰会上,北约成员国达成共识,计划到2035年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5%,其中3.5%用于核心军事能力建设,1.5%用于网络安全及基础设施防护。此目标远远超过乌克兰危机后设定的2%标准,实际上是将欧洲进一步绑上美国主导的军事战车。
与此同时,北约在北欧、波罗的海和地中海方向接连举办“刺猬2025”“地中海打击25”等大规模军演,参演兵力超过3万人,演练内容涵盖两栖登陆、无人机群攻击等实战课目。表面上针对俄罗斯,实则为构建东欧和印太地区“双线战场”做准备。北约对华的战略转变尤为明显。
海牙峰会的宣言首次将中国与俄罗斯并列,指责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提供“关键性支持”,并强调要“筑牢印太伙伴关系”以应对中国军事挑战。为此,北约不仅邀请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等“全球伙伴国”参与军演,还推动德国陆军赴日演练、英国航母巡航南海,试图将冷战时期的“遏制战略”复制到亚太地区。这种策略背后反映出北约对自身衰落的焦虑——面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多极化趋势的不可逆转,北约试图通过军事联盟延缓霸权地位的丧失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北约正将“主战场”概念具象化:在东欧,以“防御俄罗斯”为名,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部署陆基宙斯盾和M1A2主战坦克;在印太地区,则依托美日印澳“四方安全对话”(Quad)和“奥库斯”(AUKUS)联盟,试图构筑对华军事包围圈。这种“两线作战”的战略不仅加剧地区军备竞赛,还有可能把全球拖入新一轮冷战漩涡。
中塞越合作揭露北约阴谋,地区稳定更有保障
中塞越三国的军事合作,恰似一把利刃,刺破了北约霸权主义的迷思。塞尔维亚与中国的特种部队联训,直接挑战了北约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。多年来,北约试图通过“和平伙伴关系计划”将塞尔维亚纳入其势力范围,但塞尔维亚坚持与中国开展军事合作,明确表达不愿成为西方棋盘上的“棋子”。
越南与中国的陆军联训在南海方向形成战略牵制。面对美菲在南海炫耀军力,中越通过边境联训和北部湾联合巡逻,展现了通过对话而非对抗来解决争议的诚意,这与北约推崇的“军事威慑”形成鲜明对比。这种合作模式的价值在于打破阵营对立的僵化思维。与北约不同,中国与塞尔维亚、越南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,而是聚焦于实际的安全需求。
中塞特训旨在提升反恐和边境管理能力,中越联训则聚焦边境执勤和争议管控。这种务实的合作不仅符合三国的利益,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可借鉴的安全合作典范。正如巴基斯坦依赖中国在印巴冲突中的支持,塞尔维亚和越南的选择再次证明,真正的伙伴关系基于相互尊重,而非强迫与胁迫。
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,中塞越合作是对北约“新冷战”战略的有力回应。当北约试图通过军事同盟巩固霸权时,三国则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,推动构建均衡、有效且可持续的安全架构。这种“结伴不结盟”的模式不仅契合《联合国宪章》的宗旨,也符合全球化时代各国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